瀏覽歷史

以皮革起家的愛馬仕,在制表上的成長可說是有目共睹,從2012年開始便逐步開發自家機芯,推出兩款基礎機芯后,就以這兩枚機芯開展出各種不同的復雜功能,因此若以原本對愛馬仕的原始印象去理解他們家的腕表是有失公允的,雖然是以皮革工藝稱霸天下,但愛馬仕的制表專業也不容小覷,譬如他們家最知名的時間暫停腕表,便完全展現了自家異想天開的創意,且順利奪得了日內瓦時計大賞的最佳男表,在制表基礎的穩固下,起源自法國的愛馬仕,不管是哪一個產品線,都將自家的優雅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而這談起來有點抽象的「優雅」,要具體地說就是一種對細節和工藝精神的堅持,所以我們可以看見愛馬仕的表款常常結合各種罕見的工藝,譬如琺瑯彩繪、金工鐫刻與細木鑲嵌等,而這次要介紹的則是十分獨特的漆繪藝術!
1
評點一
充滿藝術色彩的漆繪面盤

▲漆藝最困難的就是如何擁有飽和的色彩,這是透過經驗老道的漆繪師一筆一畫地勾勒,并且以時間換取面盤的彩度,耐心地等候漆彩自然風乾后才重復涂上不同的顏色,最后才完成這維妙維肖的圖案。
這款漆繪的表款比較可惜的,就是取消了法國平面設計師Philippe Apeloig特地為Slim系列所設計的包豪斯極簡阿拉伯數字時標,但因為漆繪的栩栩如生與精致層次,因此依舊無損Slim系列應有的風采。或許有些表迷不熟悉所謂的漆繪究竟是什么樣的技藝?漆藝其實是一種以竹子或木頭作為媒介的繪畫藝術,因此愛馬仕御用的漆繪師Nathalie Rolland-Huckel最初在面盤上實驗這項技藝時著實耗費了不少功夫,譬如一開始是要將面盤基底完成就至少要等上一個月的時間,耐心地反覆涂上漆彩,然后在等候三天透過自然風乾再重新上色。其次,在上色階段時,也是和涂上底漆的過程一樣耗費心神,最后將所有色彩確實上色完成后,還需要涂上數十層的透明清漆所有工序方才告一段落,因此漆繪技藝與其說是一門繪畫技術,還不如說是一門藝術,而這次的漆繪腕表圖案,則是來自愛馬仕博物館所珍藏的馬具用品,根據實品一筆一畫地勾勒出愛馬仕正宗的馬術精神。
2
評點二
獨特表體貫串自家馬術DNA

▲表耳不同于Arceau系列的平滑曲線,于2015年所推出的Slim系列在轉折處顯得較為剛直,以此作出與Arceau系列不同的設計,但仍不脫馬具扣環的造型,作出愛馬仕特有的優雅風貌,也強化了Slim系列所傳達的輕薄DNA。
馬術精神簡直是貫串愛馬仕整個品牌的DNA,所以從自家最知名的包款乃至于表款身上都無所不在,Slim系列是愛馬仕在2015年所推出的新血,除了超薄賣點以外,表殼的獨特造型也讓人津津樂道,它的表耳和Arceau系列有些許的差異,不是圓潤的線條,而改以較為陽剛的方正曲線,其實這與馬具扣環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是愛馬仕常常擷取自家馬術DNA的一項例證。光是這微妙的差異就決定了整個表殼給人的感受,因為一般表耳和表殼黏結或組裝的方式不同,因此有種厚重扎實的感受,愛馬仕卻因為表耳的微調,硬是做出了自家DNA的設計方式,也改造了表身給人的傳統印象,從厚實外型一躍而成一種輕盈與優雅風格。
3
評點三
極致輕薄 H1950自制機芯

▲Slim系列在2015年推出之際就以輕薄作為賣點,恰好精準地呼應當時市場對大表徑的疲乏、轉以投向輕薄尺寸的趨勢,Slim系列多采用厚度僅2.6mm大小的H1950機芯,作為愛馬仕第三枚自制機芯,其耐用精準使得品牌廣泛應用于各個系列之中。
H1950是愛馬仕第三枚自制機芯,這枚機芯也是出自Vaucher Manufacture Fleurier機芯廠的奧援,主要特色在于厚度僅有2.6mm,身為一款自動上鏈機芯,還可以將厚度掌控在3mm以內,其中一個原因是采用了微型自動盤,因此可以讓出更多空間給機芯內部零件做規劃,單發條盒擁有42小時的動能,采用陶瓷滾珠軸承,并以琺碼擺輪準確調整走時,而且取消了快慢針的設計,更增益了機芯本身的走時穩定度,這同時也是不少高級機芯所采用的佈局,因此整體來說,這枚機芯以一款基本二針腕表來說C/P值挺高的。

▲愛馬仕Slim Harnais d'apparat 法式漆繪藝術腕表
白金材質/H1950自動上鏈機芯/時、分顯示/漆繪工藝面盤/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表徑39.5mm
如果你想入手
作為法國品牌的愛馬仕,在旗下各個系列都可見無所不在的優雅風格,表現在表款中,抽象的優雅則化作具體的細致,譬如Slim系列的獨特表耳,就是愛馬仕馬術精神的昂揚,不同于Arceau系列平滑曲線,Slim系列多了一分陽剛味道,但仍不脫馬具扣環的造型,始終展現出一種自在自信的優雅,而這款更特別的就是采用了漆繪工藝,因此取消了Slim系列的包豪斯極簡數字時標,以及H1950小三針機芯的秒針,為的就是突顯盤面的彩繪元素,因此更增添了不少藝術色彩。
用戶評論(共0條評論)
- 暫時還沒有任何用戶評論





